挖掘玉林市寶炬杯“三月三”玉林山歌會的新元素
歌師們賽場上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4月4日,當玉林市第六屆寶炬杯三月三山歌會落幕之時,叫好聲、鼓掌聲相互交疊,經久不息……
“這一屆山歌會無論從參賽歌師、比賽形式、專場表演晚會,內容上都比以往要盛大豐富得多?!比氯窳稚礁钑膭撌既肆撼姓牙舷壬鷮τ浾哒f道,“這場持續三天的山歌盛宴比起往年熱鬧異常,來自玉州、玉東、興業、福綿、北流、容縣等地的新老歌師齊聚一堂,唱響家鄉的新風貌,唱出時代的新樂章,嘹亮明快的歌聲在南流江畔久久回旋,吸引了大批觀眾前來觀看?,F場的400張椅子坐滿了人,還有許多人坐在山坡上聆聽呢……”
梁承昭老人如今已有七十高齡,十多年來致力于研究玉林民間文化的他早就便意識到,玉林山歌、玉林采茶、唱春牛、唱麒麟等可以作為推廣玉林民間文藝的突破口。經過多方的努力和籌備,從2009年起,一年一度的寶炬杯三月三玉林山歌會固定在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唱響,至今已成功舉辦六屆。
蒲塘鎮歌師的組合是山歌會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團隊協作:一唱數和的山歌正酣
“今年的山歌會延續了往屆的傳統,但同時又增添了許多新元素?!绷撼姓牙先颂咸喜唤^地解讀著玉林山歌會,相比起往年的比賽形式,今年的三月三山歌會推陳出新,設計了兩個對抗賽,分別是以縣(市、區)為單位三人一組山歌隊對抗賽和自由組合對抗賽。
前者是以地域為基礎組隊,共有7組,分別來自玉州區、玉東新區、興業縣、福綿區、北流市、容縣等,各地的先進行選拔,每個地區各派出3人組成參賽隊伍?!叭ツ旮钑?,不少歌手告訴我們當地有許多人都很喜歡唱山歌,于是今年我們想出了團隊作戰的方案。這團隊作戰好處多??!”梁承昭老人向記者解釋道,一來隊員們在準備的過程中可以相互協作和切磋,提高整體水平;二是帶動當地更多人參加比賽,從而推廣玉林的山歌文化。而自由組隊能夠讓來自不同地方的歌師們相互交流,以歌會友。
在往屆,情歌一直都是三月三山歌會的主打曲目。而到了今年,山歌對抗賽的主題融入了更多的時代元素:弘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國夢、“美麗玉林·清潔鄉村”等等。歌師們把傳統的山歌和當今的主旋律糅合在一起,用質樸的語言和朗朗上口的曲調唱出了生活中的點滴變化,用歌聲弘揚時代正能量。
此外,今年的對抗賽全部采用抽簽的形式確定歌題,選手們只有一分鐘的準備時間。這種即興表演的方式更能考驗歌手的自身水準和臨場發揮能力,也為觀眾帶來更多的驚喜和看點。
老歌師即席展唱功
老歌師當評委:大家聽的就是這個味兒
與往年邀請的專家、學者不同,擔任今年山歌會評委的是清一色的老歌師?!皡①惛枨袥]有切合題意、有沒有連貫和押韻,符不符合玉林本土山歌特色,只要你一開口,他們就了如指掌了?!绷撼姓牙先烁嬖V記者,邀請富有經驗、出口成歌的老歌師擔任評委,能夠使山歌會更加本土化,更貼近百姓生活?!巴瑫r,我們也特地安排了兩個時間段讓老歌師們一展歌喉,既滿足觀眾們的好奇心,也讓參賽的年輕歌師們得以觀摩學習?!?
盡管比賽形式有所改變,選手們卻不因此怯場。今年的山歌會上,來自不同地方的歌師們各自拿出看家本領,你方唱罷我登場,演繹了一曲又一曲動人的山歌。娘家是梧州岑溪縣的鐘建芳今年是她代表興業縣歌師第六次參加山歌會了。六年來,從第一屆開始的磕磕絆絆到克服方言障礙大膽發聲,每一次歌會都能讓她看到自己的進步。今年收到山歌會的通知時,她和其他伙伴在興業縣蒲塘鎮組建了兩支隊伍,利用空余時間進行編曲、訓練,并時常向蒲塘鎮化壽村的古稀老歌師——廣西五星歌王黃善錫老師請教,提升團隊的水平。
“我們之前從未組團上臺,但我們互相幫扶,由有經驗的歌師帶領,因此在歌會上,無論是唱歌時的表情動作還是對答環節,我們都表現得很自然,發揮不錯!”鐘建芳爽朗地對記者說道,“這次山歌會,我們用歌聲唱出了蒲塘鎮良好的文化氛圍,讓大家感受到我們家鄉豐富的文化底蘊?!痹诖舜蔚母钑?,蒲塘一隊和二隊分別取得了山歌隊對抗賽第三名、第四名的好成績,鐘建芳本人也獲得了“十佳歌手”的稱譽。
今年的山歌會上,不少歌手是初次登臺,但他們大膽的演唱和舞臺表現征服了評委和觀眾,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支持民間民藝:我們要的就是原生態藝術
對第六屆三月三山歌會,市委宣傳部和市文化局給予了極高的關注。在山歌會籌備階段,市委宣傳部撥出5000元經費,市文化局也提供2000元經費予以支持。在4月2日開幕式現場,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唐善林和市文化局局長李錦第出席了開幕式。
政府的支持無疑加強了山歌會的影響力,也讓梁承昭對推廣玉林山歌文化的前景充滿信心:“山歌是很有魅力的。通過舉辦玉林三月三山歌會,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我們玉林本土的民間文化,通過山歌會上對基層年輕歌手們的培養,相信我們的本土文化、特色文化能夠代代傳承?!?
鐘建芳也告訴記者,她多次參加山歌會,早已將個人榮譽棄之一旁,只為與更多有著相同興趣的人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最后,她用一首即興唱山歌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以歌會友情誼深,弘揚文化勝千金;友誼第一賽第二,不把名利放在心。經過六年來參賽,以老帶新樂欣欣;只要山歌傳萬代,輸輸贏贏都開心……”
注:“和劉歌”即山歌別稱。有兩層意思,一是紀念歌仙劉三姐,二是山歌為一唱眾和,所以唱山歌也稱“和劉歌”。